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实践进行时
——记赴天津调查京沪高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日实践进程
新闻中心讯(作者:魏伟 编辑:崔澎)
“思想须辅之行动,读万卷书,不若行万里路”——2010年7月15日jxf吉祥网手机在线赴天津京沪高铁路段实践团队进入他们最后一天的实践调查,他们将以忙碌的姿态结束此次访京沪之旅。
2010年7月15 日 时间:6:10
早晨,实践队一行人早早起床,跟着京沪高铁的施工人员一起随着铃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当然也是我实践队最后一天的实践活动。房间内脚步匆匆,洗漱、整理内务,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对于如此早的起床时间,大家已经告别了最初的不适应,渐渐养成了习惯。哪怕这是最后一次,大家也恪守着准则。
2010年7月15 日 时间:7:10
一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已经整理齐备,吃饭、刷碗、摆碗筷,收拾好后,神清气爽的围坐在一起,开始重温今天的活动日程。队长有条不紊,队员思路清晰,一一将事项铺陈展开,讨论各项细节。
2010年7月15 日 时间:8:00
已于半个小时前坐上地铁一号线,魏伟与张丽红正在重新研究采访稿内容,郭少伟与龚胜先则拿着地图研究天津交通局的路线,经婷婷和熊燕萍亦重新检查实践装备。“叮”鞍山道站到了,随着人流我们走出了地铁站,在公交车站坐上了13路公汽。汽车晃晃悠悠,此时太阳已经升足了,热气与汽车尾气使原本就拥挤的公汽更显得让人难耐。望着向后远去的意式建筑,我们知道我们离目的地已经近了……
2010年7月15 日 时间:9:00
在穿梭了一个小时后,交通局终于不负重望地出现在了我们视野中,整理仪容后,我们走进了交通局……
有谁说过生活犹如等车,希望源于等待,失望生于入眼的错误车牌,它不可避免,也将会注定离开。我们等到的结果并不乐观,此地已改为交通集团,京沪高铁的诸项事宜并不在其管辖范围内,得结果如此,情绪低落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只是继续寻找而已。然庆幸的是,我们已在出发前就列好了其他部门的联系方式。
2010年7月15 日 时间:9:50
我们通过电话与交通部门以及天津铁路部门联系,并提出了我们的请求。大家坐在路边街心公园的凉椅上焦急等待,时间分秒擦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请求被层层转达,回应我们的有温和的问询,不耐的转接,更有无视的挂断。当然,最终我们还是得以和接待负责人交谈并表明来意。从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得知此铁路由铁道部全权负责,其公开对外发言人为北京铁路局,并且铁路技术以及运营效益也不能对外公开。
2010年7月15 日 时间:11:30
中午的天津炙热无比,炎炎日光下,我们沿街找了一家小餐馆,毕竟午饭还是要吃的,特别是在如此天气下。吃饭前我们首先对上午的行程作了总结,并将获得的相关信息整理保存,然后对下午的事宜作了细节安排。而后饭菜端了上来,大家自是狼吞虎咽一番。
2010年7月15 日 时间:1:00
下午我们的任务是联系媒体,匆忙赶路自是不在话下,先后走访了天津日报社和今晚报等各大天津报媒,拿着我们已写好的稿件去一一当面投送……
2010年7月15 日 时间:17:00
我们举着校旗,带着倦累开始了归程,已把稿件投到了所联系的报纸,而结果确是未知。
2010年7月15 日 时间:19:00
回到驻地,修正并吃饭后,大家又坐到一起按计划与其它媒体进行交涉,打印、发传真一度忙的不可开交。当然与此同时还需对今天所得的资料做出总结与整理。一台台笔记本屏幕闪烁,打字声此起彼伏。
2010年7月15 日 时间:21:30
开会是必不可少的,每天的会议上我们都会总结今天的事宜,细化明天的内容。结束是在每个人发表完实践感言之后。大家各自回房,养精蓄锐以便明天的资料总结和实践收尾工作。
一天的行程满满当当,收获不仅在于实践资料的补充,更是在于每个人在做具体事宜时个人能力的提高,总之,一切安好,进步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