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柯腾煜 讯)7月14日,赴红安暑期社会实践的第四天。由于前些天几位政府部门领导的多次推荐,我们决定今天去专程拜访一下当地有名的历史学者,也是在黄麻起义有相关研究的王邵华先生。
王邵华先生是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湖北省博物馆学会理事、副研究员,全国多家重要媒体将他誉为“红色传播者”,并且曾任红安县文物局局长。我们的到来受到了老先生十分热情的接待,他说自己最高兴的事就是和年轻人探讨历史,同时他还告诉我们他曾经在jxf吉祥网手机在线研习了一年的时间,所以他可以称得上是jxf吉祥网手机在线的校友。一番轻松的谈话瞬间拉近了我们和这位“学长”之间的距离。
随后,王老先生向我们讲述了他30多年来走遍祖国大江南北,访问五百多位在红安这片热土上战斗过的老首长、老将军的难忘经历、心路历程以及他关于黄麻起义的探索和研究。
关于黄麻精神,他指出:历史学界其实一直有一个关于红安革命到底是应该用“红安精神”还是“黄麻精神”来概括的争论。他认为, “红安精神”其实已经包含了“黄麻精神”的内容和本质,以前对“红安精神”的表述是 “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图奉献、不图名、不图利),现在的表述是由董必武提出的“朴诚勇毅,不胜不休”,不管是哪种表述其实质都是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情怀。同时,他强调,红安精神与其他一些革命精神相比,具有四大显著特点:第一,原创性。红安精神不是复制品,也不是仿制品,因而表现出鲜明的唯一性;第二,本土性。首先是主体的本土性,其次是资源的本土性;第三,群众性。首先是创造主体的平民性,其次是社会参与的普遍性,再次是接受对象的广泛性;第四,持久性。首先是发展的不间断性,即持续性,其次是影响的长远性,即恒久性。
整整一上午的交流不仅让我们几名实践队员对黄麻起义和黄麻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更让我们感受到革命前辈为了民族和人民的解放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临别之时,老先生叮嘱我们: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安精神”等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让这些精神代代相传!
午饭过后,实践队员又先后走访了红安县旅游局和民政局,了解红安县在促进以黄麻起义为主题的红色旅游方面措施、特色的项目以及对革命烈士特别是黄麻起义烈士后人相关的福利待遇和政策等我们感兴趣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