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创新、创业

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人才培养

专访张宇轩

分类:院内新闻 作者:学生会新闻部徐艳 来源: 时间:2010-05-22 访问量:

院学生会新闻部讯

记者:崔澎杨林

张宇轩: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自信的张宇轩

五月中旬,一名大一学子荣获香港艾森丹尼发明创造奖学金的消息如一阵风般传遍了整个动机学院。一个大一的学生就能获得如此高知名度的奖项,太不可思议了。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一起揭开他的神秘面纱。

冰山一角

当我们辗转找到这位如今可谓响彻动机的张宇轩时,突然发现他其实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一员,来自北京的他为人和善热情,与我们的交谈过程中也是笑容不断,原来他是一位阳关热情的普通男孩,那么大奖又是从何得来?带着些许疑问我们正式开始了我们的访谈。

尽管他目前带着光环,但作为一个学生,最重要的自然还是学习。我们的话题也自然从此开始。一说到他的学习,他就显得比较谦虚,总说自己天赋不好,只能勤来补拙,但是,自动化专业排名第二的数据没法不让人敬佩,大一上学期大家还沉寂在大学丰富生活中的欢畅中时,他一个人已经默默得背着个书包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考试之前更是连续泡图书馆一个多月,不用说,这就是被人称作“自习王”的张宇轩同学。

但就此说他像个书呆子,那可大错特错,张宇轩最难能可贵之处就是可以将各种事情协调好,而且用心去做好了每一件事。大一入校以后,先参加了院辩论队,辩论是一个很提升能力但是很费时间的活动,他拿出上学期辩论期间写的辩论词,整整一大本,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让人感叹。同时他还参加了院学生会新闻部,面对错综复杂的稿件任务和时间安排,他也用心去做了,并且在采访的过程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认识了很多学长老师。如果说辩论队的经历让他个人有了极大提升,那么新闻部无疑就开阔了他的眼界。

初露峥嵘

在学校的正常学习生活和社团活动之余,这学期他还参加“寻找科普帝”的活动,并从一百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晋级决赛,海报都贴到了教五的门口,在教五多功能报吿厅这个仅次于人文馆的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当问到他当时什么感觉时,他说,其实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晋级,只是想试试看,没想到居然成功了,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当然在做的过程中也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同时,他还对那些去支持他的亲友团表达了感谢。

“让我欢喜让我忧”

聊到这次获香港艾森丹尼奖学金的时候,他明显有些激动,这中间有太多的故事要讲,只能说“让我欢喜让我忧”。

笔:能简要说明一下你申请这个奖学金的过程么?

张:当时申请奖学金的海报是贴在男生寝室里的,其实刚开始时是有很多人对这个奖学金有兴趣的,可是查了资料以后发现这个过程很麻烦,所以很多人就放弃了,我先是向高倩老师咨询了这件事,老师很支持我,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我现在很感激她,最后经历了三周的整理资料,终于在3月27之前将全部资料交给了高倩老师。

“爸爸的鼓励和师长的支持让我坚定了信心”

笔:你能详细说说你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的困难么,怎么会用了三周的时间?

张:首先,我下载了十四张表格,这都是要中英文各要三份的,但是最复杂的并不是这,他们还要高中大学的成绩单,这可难住了我。我曾一度想要放弃,但是我给爸爸打电话,他非常支持我,他鼓励我坚持下去,尽管他老人家也许并不知道我在干什么,爸爸跑到我高中学校找来成绩单,给我邮了过来,那时候,就是为了他,我也应该坚持下去。然后就要去开推荐信,高老师很支持我,她的推荐信很快就给我了,但是还必须要专业课老师的推荐信,然而,大一的我还没有上过专业选修课,没办法,我就在学院的办公楼里一个门一个门地推,有一个门是半掩的,我鼓足勇气进去了,就遇到了周洪老师,这是上天给我的眷顾,但是周洪老师是个很严谨的人,他要看我用Auto Cad工程制图的水平,可我们只学了手绘,于是我找了羿伟学长帮我做了,为此还欠了顿饭(笑着说),还有一个不得不感激的人就是我的助班欧阳子健,他用他丰富的经验和阅历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导。

笔:你是如何得知获得奖学金的,当时心情如何?

张:那天我在图书馆为选修课复习时,看了一下邮箱,忽然看到了这个消息,当时激动坏了,给我的朋友们群发的短信,说低调的我必须高调一回了,当天晚上差点没睡着觉,结果是第二天我就开始请客了(我们相视一笑)。

“成功是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的”

笔:这件事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呢?

张:现在领奖程序又快搞得我焦头烂额了,这让我明白了做什么都不容易,成功是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的。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必须投入全部的热情。

后记:我们的张宇轩同学不日就要和父母一起赶赴江苏昆山艾森丹尼总部参加领奖了,我们在羡慕他的同时是否也应该从他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事实中学到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