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动机学院服务考研学生实招给力
2011年1月8日早上6:40,东湖边寒风凛凛直刺心骨,当动机学院学工办余亮老师从工学部体育馆出发晨练经过电力广场时,一道风景线令他驻足。从工学部图书馆到学生12舍,考研大军的队伍长龙足有200米,天寒地冻竟丝毫没能动摇大军“挺进”图书馆的决心。余老师回宿舍取来相机,抓拍了这一场面,并发布到校内网上,引起了学生们的热议。
无独有偶,几天前,网友“藏晖”和“dw07423”分别在“珞珈山水BBS”发表题为“工学部图书馆自习的队伍都排到十二舍了……”和“快毕业了,想想工学部那些没有了结的事儿……”的帖子也提及考研学生复习场地难的问题,同样备受关注。缓解考研复习场地难题和改善学习条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月10日上午,余老师向学院领导汇报后,此事引起了高度重视。在当即召开的专题党政联席会上,领导班子一致决定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前面向工学部广大考研学子开放学院B9501和B9503两间空调教室,将原本在此两教室上课的函授课程临时调整至其它场所进行;同时开放了学院“青年教师俱乐部”和计算机中心作为备用场地。电话、短信、qq群、张贴通知,短短半个小时,两间教室已坐满了学生,更多的学生也逐渐闻讯向两个备用场地集中,自动化专业的张玉锟同学说:“在关键的时刻,我愈发感觉到学院对我们的关心和重视,老师们是我的精神后盾,我相信考研一定如愿以偿”。这一举措解决了近百名学生的复习场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学部考研复习场地难题,安静的教室、温暖的空调和免费的饮用水也提供了较好的复习环境。
作为工科大院,动机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一贯都很好,而选择考研深造的学生则成为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为了提升人才培养档次,向社会输送更多科研人才,引导部分理论基础扎实、科研意识强的学生朝专精尖方向发展,学院历来鼓励更多学生考研,院党委书记徐业勤说:“服务学生考研,并不是为了走秀,而是要扎扎实实做一些好事”。
为了动员更多学生考研,学院每年都会在9月份针对应届毕业生召开考研动员大会暨考研政策宣讲会,院长巫世晶教授、分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副院长陈启卷教授都会到现场,向学生讲解国家和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培养政策、招生方向和招生计划,耐心地跟同学们交流各兄弟高校相关学科的情况对比,也会指导学生科学制定报考策略,减少了报考的盲目性。为了为考研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家园,提振信心,保持斗志,学院一是组织上一届考研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同下一届毕业生开展交流,传授复习经验、传递报考信息、传承奋斗精神;二是制作考研和科研优秀学生风采展示宣传栏,树立精神标杆,通过榜样的力量提升信心,增强毅力;三是开展“考研路,不孤单”活动,院党政领导进宿舍,辅导员、班主任进教室、进寝室关注常态化,心理健康辅导员定期谈话排解心理压力,贴满宿舍宣传栏的“研‘帮’必胜”、“考研加油”等大字标语,一切都让考研学生明白自己拥有强大的精神后盾。为了让考研学生有舒适安静的复习环境,学院在天气寒冷的一段时间,开放空调自习室,尽可能提供较好的复习条件;对每一届毕业生进行宿舍微调,尽可能地安排考研、就业和已提前落实的学生分别集中住宿,避免不同群体相互干扰,并开展“同窗情,助考研,助就业”活动,通过大力宣传、班导师组织主题班会等形式,倡导其他学生为考研学生提供便利。
服务考研学生是动机学院践行“学生为本,创新为源”人才培养工作理念的一个缩影,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同教育引导结合起来业已成为学院学生工作的一条铁原则。在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向纵深,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过程中,学院教工各支部和教工党员承诺要“立足本职创先进,着眼服务争优秀”,将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做为自身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一片冰心在玉壶”早已镌刻入每一位教师的信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