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11级的新生在军训以后逐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活,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疑惑: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迈进大学校门后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与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如何相处?离开了父母呵护、老师管束,怎样去适应新的环境?在感受向往已久的象牙塔生活时,他们在兴奋新鲜里或许有美好憧憬,或许还有丝丝渺茫。我院新闻中心的记者们采访了一些老师和学长,他们和新生们分享了对于新生大学生活的经验和看法,在此与大家共享。
胡雪蛟——教你怎样学在武大
(记者:刘赢 马烨 编辑:陈婷)
2011年10月20日星期四下午在工学部九教胡雪蛟教授办公室里,我院新闻中心对胡教授进行了一次人物专访。
首先,胡教授丰富的人生阅历让我十分震撼。1994年9月至1999年7月在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9—2001.7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2001.9—2005.9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博士学位;其中,2005.1—2005.9兼任Molecular Nanosystems Inc.科学家,产业化部分博士论文成果;2005.10—2008.8 Intel公司工作任高级工程师;2008.11—jxf吉祥网手机在线工作任教授。
教授在清华度过了他四年幸福而充实的生活,因此此后在学术上取得骄人的成绩,就这段往事,胡教授回忆到:“清华大学和jxf吉祥网手机在线教育上有两大差别,第一:清华大学学生干部必须提前进校,做一些必要的工作。第二:清华大学的辅导员由学校研究生担任。这样的安排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领导人,如胡锦涛,吴邦国等。”经过在清华大学的学习,胡教授于2001年远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当谈到新生对出国十分迷茫和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胡教授如是说:“出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其中职业定位是人生目标的重要部分,职业定位有三种:即‘两广一深’。政治界要博闻强识,多打交道,即广;产业界要有具体的动手能力,多了解前沿科技,即广;学术界要走理论前沿,即深。明确人生目标,可以少走弯路。”
在美国留学期间,胡教授经历了很多,感触较深的是:“科研不都是牛人的事,你会发现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你在同样的食堂吃同样的饭。你之所以觉得伟人是高大的,是因为你是跪着在看他,总之要有信心去成为牛人。”
胡教授回过几年中,通过对武大学生的观察,他总结了一下;“武大学生较国外同龄人而言是更加优秀的,且每个武大的学生都是差不多的,但武大学生到大学后努力不够,杂事太多,将大学最美好的时光浪费到一些小杂事上。其次武大学生还缺少些勇气和胆力,总相信权威,相信科研都是牛人的事,丧失了信心。所以新生一定要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特长,即要有一技之长。同时也要搞好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多打交道,因为同学和老师是你以后在社会立足的基石。”
此次和胡教授的谈话让我学到了很多,让我明白了怎样才能真正的在武大充实而快乐的学习,我想这也正是胡教授想通过此次访谈传达给大一新生的吧。
2011级辅导员李坡——这届大一新生很是阳光和聪慧
(记者:肖潇王洁尘编辑:刘倩)
当记者问到对新一届届新生的印象时,jxf吉祥网手机在线2011级辅导员李坡毫不犹豫的给出了答案:阳光,充满了活力。在与同学们的接触之中,新生们不难发现,辅导员李坡老师非常重视这一届大一新生的成长和成才,这次采访中李坡老师也针对新生的大学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和期望。
新生大学生活需要正确的观念
刚进入大学,新生们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与做法,无论是社团活动、学习、游戏,部分人时间分配不合理,也没有认清这些事情往后的回馈。出现这种现象也是新生对大学规划观不合理造成的。
针对这种现象,李坡老师告诫大一新生“一切应该以个人发展为重,合理分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时间。”
在李坡老师看来,大学的时间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第一课堂——各个年级的专业知识,第二课堂——相对于第一课堂之外的工作学习教育等的各种活动。第一课堂是大学学习的基础,不能掉以轻心甚至毫不在乎。专业知识在课堂上的学习毕竟是大学生的本职工作,所以一定要牢靠。而第二课堂同样必不可少,它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关系到大学生的人格健全,故应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课程。
而对于两者的时间分配问题上,李坡老师认为正确的做法应是以第一课堂学习为重,同时一定要兼顾第二课堂。
平衡学生工作与专业学习
针对学生们总是纠结于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和学习相冲突的问题上,李坡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无论什么活动其目标都应该是顺应学生个人的发展、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因为这是大学教育的初衷。其他活动都应该符合这份初衷。李坡老师强调自己不希望看到新生随便翘课的现象。因为这样就本末倒置了。所以新生们一定要遵循大学的规章制度,合理、合规的划分自己的时间。这样才能一步一步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成为社会的精英。
11级新生活力、聪明、大方、敢于表现自己
谈到新生入学以来的优点,李坡老师给出了这样的特点:活力聪明,敢于表现自己。他对11级新生评价很高,同时也希望同学们保持这样的青春活力,为武大增添咱们自己的新活力。同时辅导员也指出了新生存在的不足之处:个别人不清楚规章制度,没有请假就不参加学校安排的活动,入学规章没有学习好。
期望
采访的最后,辅导员对新生们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他要求同学们把高中良好的生活、学习作风带来,规范守纪。希望同学们能记住李坡老师的话,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负责,对自己人生负责。
向学术看齐——邵长孝
(记者:杨雪周正编辑:刘博)
他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技能大赛二等奖,他获过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他是能三的学习委员,如今他被保研浙江大学。他是名副其实的“学术达人”。
所谓天道酬勤,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坦然的治学态度
坦然的心为他的成功奠基。“其实当时并没想到会获奖,只是重在参与,毕竟自己参加了这一科研项目。”当谈起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技能大赛二等奖时他这样说。“没太大感觉”对于被保研浙大(110个人保研,其中只有5个外保名额)他这样说。言谈中透露出的是他内心的坦然。因为坦然,他不会在患得患失中痛苦,折磨,浪费生命,他可以静静地坐在图书管查资料,做学问;他可以尽情的在羽毛球场上挥洒汗水。“该到哪一步,就到哪一步”拥有一颗坦然的心的人是坚毅执着的,他不会止于成败。即使已被保研浙大,他仍然平静的钻研,没有松懈。
业精于勤
“勤奋决定了邵长孝成功的大半部分”(爱因斯坦推论)。当大多数人都只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时,他却并不在乎“我根本没想过挂科这回事,跟着老师,把该学的学了,只要考了就能过”,他只为自己的心而学。他并不满足于掌握老师所讲,课后,他会去查阅很多资料,更加深入研究各种各样的问题,搞学术已经成为他的一种兴趣爱好。在搞学术的同时,他还担任了班级学委,大一时是秘书部部委,大二是院团委通讯部部长。因为勤奋,所以他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好。
朋友很重要
如果人生是一场婚礼,他的成功是新娘,那朋友就是新郎。这个比喻或许有点搞笑,但绝对恰当。他把朋友看得很重。他说在大学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学会了:“有几个知心朋友很重要。”他和朋友在学习上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生活中相互帮助,相互陪伴。前一段时间他和朋友们还一起搞研究,准备去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技能大赛,可是没进,但他并不觉遗憾,而是学到了很多,和朋友在一起很高兴,他们还写了论文。在眉宇间,透露着有朋友的骄傲。“看书是基本,和朋友讨论也很重要,和朋友在一起,能自然而自然的感受到学习氛围。”在与我们交谈中,朋友高频出现,可见他对朋友的重视和认真。这样一个重情义的人,并且有那么多挚友相伴,没有作为,可能吗?
当我们问他对自己被称作学术达人有何看法时,他说:“谁说的,我觉得言过其实了。”
他,邵长孝,一个有点腼腆的大男孩,用他的坦然和勤奋告诉我们学术是这样搞的,他用他的友谊让我们知道朋友不是过客,要懂得珍惜,他用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大学是这样读的,向学术看齐。
肖旋——大学里的社团达人
(记者:陈桐程思华 编辑:刘倩)
他是一个热爱交流,积极向上的08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长,更是一个喜欢团队合作的社团第一副书记,凭着一股热情和毅力,勇敢执着地走出自己的风云之路。
人物脸谱
“我一路走来,之所以现在还坚持呆在社联、分团委工作,是因为我和社团之间的情缘和我那颗对社团无法割舍的心。”他说话时显得很干练,谈吐间透露着知性美。从始至终,肖旋学长显得很友好,平易近人,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
“一个成功的社团应该是充满活力、充满凝聚力的,而且,每个成员都会主动承担起对社团的责任与爱。”肖旋学长在社团中工作得如此出色的动力来源于他对社团的热爱和他那种积极的心态。参加了这么多社团工作,当然时常面临许多的压力。“压力是有的,但你要怀着积极的心态去主动思考解决办法,或者借助团队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同时肖旋学长还提到在社团工作中再大的困难都没有关系,关键是你是否能够积极的去面对。
当然,肖旋学长能够成功经营各个社团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一定要尊重他人,无论是同事、老师还是其他同学,你只有以真诚负责的态度对待他人,他们就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这就是他为人处事的原则。然而,有原则有品质却并不一定能把事情办好,处事的方式与效率同样重要。关于这点肖旋学长郑重地提出:“当遇到许多繁杂的事物时,能够提前列个表合理地规划一下,以提高效率。做事之前,要学会了解事物本身,了解自己的特点潜力,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坚持下去把事情做好。”
采访之末,肖旋学长向我们大一的新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学习一定是最重要的,但是学生工作也很重要。我们需要积极的心态,去学着平衡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收获与锻炼永远体现在实干的过程中,只有投入最大的精力才能获得最大的锻炼。”
老师和学长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人生就像爬山,山顶很高,只要你们继续努力攀登,总有一天你们一定会爬上山顶,一定会成为报效祖国的有用人才。每个人的大学生活都是自己设计和创造的,有设计才会有行动,有行动才会有成功,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懂得:无论是树立目标,还是脚踏实地,还是持之以恒,目的都是为了发掘你的潜力,都是为了不虚度你的大学年华。因为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导者和创造者,所以请你相信并牢记“你的大学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