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记者:王洁尘 编辑:刘倩)
11月13日晚,2011金秋唇舌烽火辩论赛半决赛于教五多媒体报告厅隆重举行,我院的黎师祺、张鹏、徐珏、彭弼君四位同学代表学院参加本轮角逐。
本轮比赛辩题切入口小但涵盖范围大,为“当今中国,精英知识分子更应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发挥作用”。其中我院为反方,持 “体制外”观点,与正方的计算机学院展开激烈交锋。
首先正方的四位辩手巧妙运用契合辩论主题的古典名句引出自我介绍,我院辩手的自我介绍则突出了简洁明了的特点。然而辩论赛真正的精华体现在下面的立论与质询、驳辩、盘问、对辩、阶段小结、自由辩论、总结陈词七个环节。正方首先阐明观点,犀利地提出了中国自古就有的“士大夫”制度、编制问题及政府决策,反方也不甘示弱,从“精英知识分子”的定义反驳到“体制”的定义,并提出中国目前发展的重心正从体制内向体制外转移的观点。双方唇枪舌剑的交锋一直持续到辩论赛的最后一秒——从经济到文化,从政治到科学,从企业发展到个人价值,从批改考卷到监管政府,从社会稳定到权力范围,辩手们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展现出智慧与自信的独特风采。其中反方四辩就“批改考卷”反驳的精英定义问题更是获得了观众和评委的深刻印象。
比赛的气氛始终扣人心弦,台下的观众在每方发言结束时都会送上热烈的掌声,也会在自由辩论等激烈环节暗自紧张。最让人紧张的是宣布比赛结果的时刻,我院以3:2的优势获胜,四位辩手在掌声中鞠躬接受祝贺。本轮比赛的最佳辩手也在我院中产生,是四辩彭弼君同学。
最后,本次比赛在评委老师中肯又睿智的点评中走向了尾声,老师所说的“精英知识分子应远远超越于时代,而不应该现实到领导时代”这句幽默而深刻的话尤其发人深省。
至此,我院历史性地进入金秋艺术节辩论决赛,将与文学院相会于人文馆,逐鹿2011金秋辩论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