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今晚的班会请来了四位学长,两位考上了清华(都是热动专业),两位考上了浙大(都是机械专业,其中一人跨专业考研,考上数学专业)。
考研关键之关键:坚持!
A:我考的是浙大机电专业的研究生,尽管从9月份开始准备,但是我一开始便下定了决心,只考研,至于保研和工作绝不觊觎!
B:我是跨专业考研。但是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我依然建议要慎重考虑,因为难度较大,特别是经济管理类的。我是从七月份开始准备的,8.18日结束了高数的学习,开始正式的考研复习。我的每天基本是迈上了这样的轨道:早8:00-11:00,下午2:00-5:00,晚上6:30-10:00。在冲刺阶段,时间比这紧一些。另外我英语底子比较差,但是,经过努力,依然考得不错。我觉得考研最重要的是要一心一意,不为自己找备胎。
C:可能有人会觉得读研浪费时间,因为我们最终还是要参加工作的。我坚决反对这一点。考研下定了决心,就破釜沉舟去做吧!
D:前几个学长几乎都说到了坚持,我要说的,仍旧是坚持!只要坚持,90%可以成功。针对我们专业,我感觉传热和工热重要些,流体力学所占比分要低些(清华专业课考流体力学,非工程流体力学)。我是3月份决定要考清华,4月中旬开始正式复习。关于数学复习,我是这样来做的,先是高数,高数我看得很认真,课后习题我基本上每道我都做了,然后就是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在就是做数学复习全书,这本书做得时间比较长。11月份时,就开始做真题,真题反反复复做了,起码也有三遍了。之后就真题,真题不多,大概3、4套的样子。
英语
我复习的时候是以阅读为主,单词并没怎么好好背;不过,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注意真题中的词汇,这些词汇的复现率很高。政治复习是从10月份开始的,现在看来是偏早了些。策略是背资料,做选择题。
专业课
专业课开始较晚,主要以看书为主(5遍不多);要注意的是,必须弄到他们专业课的教材。
C:我自己以为,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找个考研的伴(不要刻意去找,久而久之,该走到一起的会走到一起的);一个人很难坚持下来的。另外就是做好信息共享(伴与伴之间)。关于做题,我觉得,这题和简单的题需重视。政治、英语是拉分的主要科目(数学大家都很重视),要着重些。
D:要重视质量,做过就要会!
A:英语要每天看,保证那种做题和语言本身的感觉。
C:关于辅导班,专业课没必要去报,而且好像也很少有这个。政治强化班建议要报(其他的不推荐),要快速地多看几遍课本,重复强化。关于知识的复习,我感觉就像磨剑一样,你要做的是磨一把又薄又韧的剑,劈开眼前的这道门,然后潇洒地走进去!
D:对,政治辅导班最好要报,这样可以得知重点。另外,要充分利用人际资源,多问问老师,特别是以前授过课的老师。
B:对于跨专业的情况,我建议一定要听听老师的讲解,可到网上去搜寻资源!若是累了,就散散步,心态很重要!
D:大四的课程很少,不上的尽量不上,要为考研腾出足够的时间。选修课就必须得放弃一些了,学分够了就行。
B:还有一点,就是要尽量找到合适的学习环境。
D:对!环境很重要。比如主教,四教,图书馆,是很不错的地方,而且四教是可以长占的,这是很好的备考环境呀!
B: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去打打球,找一种方式放松!
A:对进度一定要又合适的把握。
C:班上有6人报考,4人考上了,有一个在考试前两周放弃了,可惜!所以,坚持下去,很容易成功的!
D:在考试之前联系了老师,但是用处不大,老师一般不会理会这个。
B:关于复试公平性和排外情况,感觉清华和浙大还是做得很好的!
C:对,上交好像还是比较排外的,北航好像也是。另外就是要弄清楚录取的方式,这个很重要!比如,清华录取的时候,是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分两批竞争,只有在工学硕士落榜的时候才能调剂到工程硕士。
D:联系学长很重要,尽量利用资源,这个很重要。
A:关于面试,一定要说话,灵活些,如若不懂,可以回答相关的知识点。
不是很全,只记录了一个大致的。
我的感受:
1、学历所带来的附加人生地位。那个考上清华的学长,讲述自己复试时是多么的紧张,自己是多么的内向。可是,在我们面前,他可以底气十足谈笑自若,可以翘着二郎腿,可以三五句话不离一个“操蛋”。这说明了什么,我就不多说了。但是我相信,我们班有一半以上的人如果考上了清华的研究生,也被人请去讲经验,他也可以做到谈笑自若。
2、既然不满现状,就勇敢的拼,不要安于现状。既然选择了往外走,就往高处走。一个中科院的资深教授说:能够保/考出去的(当然指比自己学校好的),尽量走出去,出去才会发现,外面的天有多高。
3、不要给自己留退路。不要想着以后工作了再考研,事实证明,工作之后考研远没有现在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