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我院核电学子享受国际化办学成果
在中国逐渐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jxf吉祥网手机在线加强与法国高校进行学科交流,特别是核工程专业的交流,通过来自不同国家的教学理念的交流,我校从中汲取经验,优化办学,并且为以后专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炎炎五月,对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来讲是一个欢腾喜悦的月份。继四月份的法国教授Patrick LE TALLEC来我校授课之后,来自法国IPNO的Marion MacCormick教授为该专业讲授《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课程,标志着我校国际化办学更上一层楼。
Marion教授在法国从事研究粒子加速器的工作,教学工作仅限于硕士研究生,同时指导博士生的研究。在她的实验室里面,有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甚至也有来自武汉的同事,可谓是各国文化相互交融。
在Marion教授授课的过程中,她一直给学生灌输着这样的一种理念:团队合作,以及严谨的逻辑分析过程。Marion教授在解答习题的时候,一直强调不能只是单纯地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代数运算,否则就如果鹦鹉学语,没有自己的思想,是最低级的思想行为。而对于武大学子来说,在学习过程中,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以及与同学合作讨论,在不同的思想碰撞中擦出火花,并且能以严谨的解释对其进行讲解。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中国,这样一种教学理念确实给人以拂面春风一般的新鲜感觉。
由于四月Patrick教授已经为该专业讲授过课程,对于这次Marion教授的讲授方式,同学们很快就能适应并进行调整,而且授课速度比上一次明显有所提高,达到正常授课水平,这有一次表明,同学们的适应能力有所提高,从一开始的不能适应,到逐渐接受,直至现在的驾轻就熟,这当中,不仅代表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进步,更代表了我校国际化办学的进步,可喜可贺。
除了安排课程以外,学院还通过《珞珈能源讲坛》的平台为同学们举办了多次讲座,有来自台湾的、且担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机械工程硕士、博士、中原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国际事务中心主任的邓治东教授,为我们讲述核电发展概论;有担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核工程系博士、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的牛风雷教授为我们讲述核能利用与核安全--历史、现状、未来;有担任密西西比大学核工系博士生导师的顾国祥博士为核电讲述三大核灾难及其影响;上周,来自美国Texas A&M大学、担任核工程系教授的William. H. Marlow为师生们讲授《美国核能事业的发展以及核电站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等。
纵观这几期的能源讲坛,以核能为主题,结合前些时间发生的福岛核泄漏事故,为武大学子生动讲述了核电专家的理解与分析,排除学生的疑问,而且邀请到的都是来自各国地方的核电专业人士,从不同的角度普及核能知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核能、了解核电、了解核事故。这说明我院的能源讲坛越来越有国际化水平,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在化石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定将改变世界格局,谁掌握了先进的核能利用技术,谁就将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谁就能更好地发展,实现国家的进步。
把握机会,实现超越。让我们在国际化交流中努力学习,博采众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中流砥柱,为实现国家富强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8级核电班李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