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编按:我院2007级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杨思宇,毕业以后放弃了国企和上市公司工作的机会,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湖南省的宁乡县关山村当一名大学生村官(村支书助理)。她结合村的现有条件,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方面做文章,有效推动村里的科学发展。今年5月4日,杨思宇作为湖南省的大学生村官代表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聆听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并被李源潮部长、沈跃跃常务副部长等中组部领导接见。中央电视台、中国大学生村官报、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媒体对她进行采访报道。杨思宇日前给老师留言:“我深知作为一名2011年参加工作的普通大学生村官,能够有去北京开会的机会,与武大对我的培养分不开,特别是要感谢动机学院的老师们对我的言传身教!”以感谢母校母院的培养。
杨思宇,女,23岁,汉族,中共党员,jxf吉祥网手机在线2011届毕业生,本科双学士。2011年8月,她毅然放弃国企优厚的工作待遇,回乡担任宁乡县金洲镇关山村村主任助理兼村团总支副书记。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她从关山工作的点点滴滴着手,发挥专长、刻苦学习、真诚服务,被关山群众亲切的称为“杨大使”。
发挥优势,当好产业推广大使
刚到村时,她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每天一上班,她就兴冲冲地忙碌起来,打扫村部卫生,分报刊信件,事儿虽小可件件干得有模有样。踏实肯干的杨思宇很快得到了村干部的认可,每次研究工作、处理村务,邓书记都爱带上她,很快,她就学到了一些农村工作的招数,也摸到了一些门路。她开始主动出击找事做了。
关山村的葡萄基地凝聚了支村两委和前几任大学生村官的心血,如何进一步做大现有产业,使葡萄种植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一直困扰着支村两委和全村种植户。工科毕业的杨思宇,虽然对葡萄种植完全是个门外汉,但聪敏好学的她,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迎难而上,7次到县图书馆借阅学习资料,10多次到县直涉农部门请教咨询,精心设计问卷征询200多农户意见,常常泡在田间地头,遍访47户种植大户进行葡萄产业专题调研,在准确掌握了全村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她提出了绿色、有机、放心食品的关山葡萄发展思路,得到了支村两委和种植户的一致认可。调研报告出来了,杨思宇脸晒黑了,手变粗了,村民邹毛爹亲切的跟她开玩笑:“这下总算像个农村人,小妹子吃得苦真不错,不过你手里的这几张纸要是能够变成钱,我才相信你做的事有用处。”
村民们的玩笑既是鼓舞,更是鞭策,杨思宇下定决心,要做就要做出一个样子。为了获得上级支持,她将调研结果多方呈送农业专家和有关部门,多次请教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和长沙市农业局专家修改项目建议书,最终成功申报了《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项目,为绿色葡萄种植争取到市级科技资金90万元。有了资金,还要技术,她发挥自己信息广、电脑精的优势,邀请葡萄种植专家石雪晖教授7次来村实地指导,组织村民现场学习,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开展葡萄种植技术培训,使村民对葡萄绿色防控技术有了更系统的了解和更深入的应用。这次成功经历,拉近了她与群众的感情,获得了村民的认可,也推动了关山葡萄产业的科学发展。今年以来,全村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100%,预计每亩为农民增收节支8740元左右。
勤学苦练,当好旅游宣传大使
杨思宇进村时,关山乡村旅游业初具雏形。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如何让前来旅游考察的人更全面地了解关山、认识关山,让关山的父老乡亲更多更快地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也是乡村领导反复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一需要,她主动请缨,挑起接待员、讲解员、宣传员等多重角色。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民情、进入角色,她随身带着一个记录本,在各种会议、接待、活动中随时随地记录学习,主动向支村两委和当地群众拜师学艺,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走遍关山的山山水水,全村的旅游景点、交通线路、产业发展,甚至连每个农家乐能同时提供多少人用餐、多少人住宿,她都了如指掌。
讲解对于她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第一次站在人群面前,她紧张得话都说不完整、频频出现口误。为此,她坚持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练习,对着镜子看表情、练仪态,听取录音找不足、练语音,利用工作之余,精心编制宣传册,反复锤炼讲解词,学习旅游知识,熟读“三农”政策,半年的辛勤终于让这个小妹子脱茧成蝶,成为了关山的“金牌”讲解员。她的讲解影像资料多次在湖南卫视等媒体播放,游客们亲切的叫她为“关山小杨”,摄影师也戏称她为“中国最靓村官”。到关山以来,她接待印度尼西亚百名青年代表团、新疆吐鲁番地区干部在湘培训班等参观考察团体1700余个、游客25万余人,以细腻生动的讲解和青春靓丽的形象,得到广大旅游和考察团队的喜爱,进一步树立了关山村丰满、鲜活的“最美乡村”品牌。
她还主动参与“中国最具魅力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示范点”等项目的申报工作,为打响关山乡村旅游品牌提出了很多新思路。特别是全程参与《湖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关山实践基地》项目的规划、申报、建设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
真诚服务,当好群众爱心天使
大学生村官要姓“村”,要做村民群众贴心人,这是杨思宇下村前各级领导对她的叮嘱。为此,她经常深入农家拉家常、问冷暖,与村民群众打成一片,向村组干部学习工作方法,用真诚与微笑,为群众排忧解纷,很快成为村民眼中的“乖闺女”、群众心里的自家人。
得知3组村民刘云梅患白内障却无钱医治后,她多方咨询,搜寻白内障治疗良方,并为刘云梅争取到免费治疗的政策支持。听到4组村民反映,本组通往关山小学的田间坡路狭窄而陡峭,途径的小学生曾多次摔倒受伤。她马上赶到现场察看,将相关情况向村党支部书记汇报,积极争取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并与4组村民组长一起发动本组村民修路,争取用最短的时间为孩子们修出一条宽敞安全的上学路。她还与支村两委一起总结出“六送”工作法,对全村村民“新婚送祝福、满月送生肖、生病送关怀、困难送温暖、生日送寿面、亡故送挽联”。诸如此类,杨思宇始终坚持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不去“锦上添花”,常去“雪中送炭”,让许多村民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真情关怀。